中国音乐学
    主页 > 期刊导读 >

音乐学专业课程应用多模态教学模式的研究

在高等教育改革之中,高校课程改革是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的内容与要求之一。在课程中探索、融合信息技术已日益成为高教改革的热议话题。尝试应用多模态教学模式将传统的音乐学专业课程群结合时代特点予以全方位改革,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推进实践的多元化,并进一步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应用于教学体系、深化课程改革,将对提升高校的音乐教育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概述

多模态理论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兴起的多模态话语分析(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多模态化教学的这一概念是1996年由新伦敦小组提出的新术语。模态指的是“符号模态”,是事物通过一定模式、方式或形式所表现的属性或情形。

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发展,多模态分析理论已经从早期侧重关注语言学,逐渐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诸如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研究对象也不再局限于语言文字方面,已经拓宽至音视频、图像等多种社会符号系统。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国际趋势影响下,多模态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应用于不同的专业教育领域。该模式侧重接受和感知的形式,能够通过积极调动学生的多模态认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技巧与能力,有利于为现代化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二、研究意义

借鉴具有新意的多模态理论,探索构建多模态教学模式,并将之应用于音乐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之中,将带来音乐教育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教法等方面的改变,具有创新价值。

(一)有利于音乐教育模式的创新

充分利用多模态的优势,可以发挥听觉、视觉、触觉等人体多种感官对音乐的多角度的感知能力,使用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样化的手段和符号资源,运用多模态、多元化手段,探索出实用有效的体现音乐教学特色的形式和方法。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音乐教育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真正从学生出发,以素质教育的视角重新审视音乐教育。多模态教学模式有利于建立适应现代音乐教育需求的优质教学模式,体现学科特点。

(二)有利于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具有创造性、非语意性、抒情性等多种特征,有着许多与之相对应的艺术语言符号,它们共存于语言学的“多模态话语媒介系统”中。作为一个现象,“活语或者语篇是一个意义单位,而意义并不是单纯由语言来体现的,而是可以由语言之外的其他符号系统,或者多种符号系统共同来体现的”。多模态将图文、声像、多媒体教学设备、师生等多种元素予以集合,构筑成有机体,利用多种模态构建丰富的符号资源,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例如,借助多媒体等信息载体具备多样、集成、交互和数字化的众多优势,可构建立体、多维的教学内容以及生动、逼真的虚拟情境,如虚拟音乐会现场等,在多模态环境下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教学。

(三)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将信息技术结合多模态,有效地参与并应用于音乐学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有利于创设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师生的多种感官,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推动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

三、具体模式

(一)以多模态理论为指导构建音乐教学的理论框架

“多模态”是以多个符号资源系统制造和表达意义的现象。应用于音乐学课程中即指一种模态不足以表达音乐意义,从而利用另一者来进行强化、补充、调节、协同,达到更加充分,或者尽量充分表达音乐意义,让欣赏者、学习者理解音乐的目的。

以多模态理论为指导,构建多模态音乐教学模式,将从过去一味注重音乐本体教学、较为单一的授课方式转为以多模态理论为框架的教学方式。多模态教学主张教师在全面考虑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以及环境等因素之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单一或复合式的教学方法,例如情景教学法、全身反应法、暗示法等,并合理地应用于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充分调动自身及学生的五大感官刺激,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体验真实的音乐表演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表演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以多模态理论指导音乐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