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课堂对接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学习研
一、前言
从事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本科生主要的就业出口。从目前的高师音乐教育现状来看,在校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呈现出与中小学音乐课堂实际需求之间不能对接的现象。基于此现状,许多作者从高校课程改革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实施建议。本文笔者则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
二、当前的中小学音乐课教学
(一)通过教育法规看音乐教学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小学音乐课程内容方面,可分为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大领域。教师带领学生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的方式,使学生在音乐课上充分地欣赏音乐作品、参与演唱、演奏、创编等实践、培养学生在音乐领域的探究与创作意识,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价值与意义。
另外,在音乐知识与技能方面,教师需向学生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相关文化知识,从而使学生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以及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通过实际音乐课堂看音乐教学
1.音乐教学与课程标准相融合。教师在“课标”指引下进行教学,例如在“表现”领域,教学内容普遍涉及演唱歌曲、器乐演奏以及识读乐谱这三个方面。首先,演唱歌曲是教学的基本内容,且学生参与度和接受度都相对较高,它也是合唱教学开展的重要基础,这意味着教师需有过硬的声乐演唱与教学技能。其次,在器乐教学上教师通常会选择便于集体教学且学生容易掌握的乐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表达与创造能力。再者,识读乐谱方面,教师在向学生教授简谱与五线谱读法过程中,钢琴成为了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具,教师借助钢琴解决学生识谱中的音准、节奏等问题,同时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与课堂气氛的活跃性。
2.从优秀课例中看音乐教学。笔者在“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程观摩活动”的众多优秀课例中受到启发,对声乐、钢琴、视唱练耳、合唱指挥四项技能的教学运用进行举例说明,从而助力大家更好地成为一位音乐的传递者。(1)声乐技能,在《蝈蝈与蛐蛐》这节课上,教师运用北京曲艺风格的演唱方式来帮助学生切身感受歌曲魅力;在《划龙船》这节课上,教师通过自身较好的声音条件代替多媒体音响的呈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民歌的辨识与审美能力。因此这是音乐教师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之一。(2)钢琴技能,此处的钢琴技能指的是伴奏和弹唱的能力。张小闽老师在课上即兴为歌曲编配伴奏、善用歌曲创编技能对歌曲进行变奏,让学生既可以了解音乐本身与变奏产生的美,也可以通过跟唱参与音乐活动。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钢琴弹奏能力,伴奏与创编能力也十分重要。(3)视唱练耳技能,视唱与练耳两者构成一个整体,是每一种音乐表现形式的基础。在课例《第五(命运)交响曲》中,教师通过大量的五线谱视唱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旋律线条的变化,教师对这一技能的灵活运用,对学生直观感受与理解音乐有很大的帮助。(4)合唱与指挥技能,同样以《命运交响曲》为例,在学生听辨完第一乐章时,教师通过挥拍来展示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的基本要素,学生在模仿教师动作的同时,体会音响动态的变化。这一技能可以说是教师整体把握音乐作品结构、诠释音乐作品情绪的基本工具。
三、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学习的现状
(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内容列举
笔者从中央和地方的音乐学院、师范大学和综合类大学音乐学科取样,对以下几所院校所设置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以及技能要求进行了统计(见表1),笔者分析发现:高校多旨在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音乐教育专门人才,通过开设专业必修课程,重视本科生的声乐、钢琴、合唱指挥等技能训练,促进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并满足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所要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纵观我国高等院校音乐人才培养现状,笔者认为,尽管部分高校可能存在重视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教学综合能力的培养、舞台表演经验与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等问题,但高校在对学生技能方面的训练是较为系统与成熟的,所对应的课程也是较为科学完整的,且本文着重从学生如何改变自身学习状况的角度去分析,因此笔者不对高校教育应如何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做阐述,而是针对所开设课程为在校生提供有效的学习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