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
    主页 > 期刊导读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英国的著名哲学家约翰密尔曾经说: 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火花的。由此可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对于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实际上点出了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兴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维持学生较长时间的注意力。新课改强调要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一旦学生有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教师教学来说,课堂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而兴趣的激发与课堂氛围的影响密切相关。所以,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兴趣引导的作用,这样也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但是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来看,部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不高,互动很少甚至是基本上没有互动,课堂气氛沉闷,这样的课堂,学生学习被动,学习效果也会很差。实际上,从深度去思考,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缺乏兴趣,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有很大的关系。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对于教师所承担的角色有全新的定位,即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这实际上依然在告诉广大教师,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现实需求开展教学活动,真正使学生“动”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这也意味着在课堂教学形式上,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进行调整,特别是要注意课堂气氛这一外部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建立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想学、要学、乐学。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来有效地营造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呢? 结合教学实践,我谈一谈自身的认识和尝试。

一、巧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实效,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强调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要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在此背景下,情境教学法越来越被重视,情境式教学法是新课改下教师教学采用的较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给学生创设有一定情绪色彩、用形象形式呈现的具体场景,激发学生兴趣或者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感兴趣或者感觉有意思,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情境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小学生学习心理需求,既要重视形式又要关注内容,特别是情境设计带来的实效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大胆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这样才能够逐渐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更好地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

创设语文学习的情境,教师可以结合学习内容的特点来进行设计,给学生创设他们较为熟知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给学生带来参与的兴趣。也可以给学生用实物来演示情境,或者利用图片、音乐来给学生进行情境的渲染,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通过直观的刺激来调动学生,再现学习中的情境,降低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度和学生思维的难度。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预习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融入教学。

二、精心设计导入语,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良好的课堂氛围营造要从一堂课的开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是一堂完整的语文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火石,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一个吸引人的导入语,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节课的内容学习中,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相反,如果在一节课的开始就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情绪很难被调动起来。

因此,要想营造良性的课堂教学气氛,一定要抓好导入环节,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习内容的特点,设置多样化的导入,导入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设置趣味性的导入,可以是激情式导入,可以是问题式导入,也可以是故事性的导入,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导入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课堂教学的情境中去,很好抓住学生,活跃课堂氛围,用良性的学习氛围影响学生,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乐中求知,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